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2025.10.30

微信图片_20251031103016_360_58
位置与结构

后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最深部,起自股骨内髁外侧面前部,向后下方延伸,止于胫骨平台后方斜坡。该韧带比前交叉韧带更粗大和强壮。

核心功能

后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抵抗胫骨后移,作为防止小腿骨相对于大腿骨向后错位的最主要结构,在上下坡、下楼梯和减速奔跑时起着关键的稳定作用。

微信图片_2025-10-31_103114_073

病理与损伤机制:PCL(后交叉韧带)是如何受伤的?

PCL(后交叉韧带)损伤通常需要较大暴力导致,常见于:

1. “仪表盘损伤”:最常见的损伤机制。车祸中,乘员屈曲的膝盖猛烈撞击汽车仪表板,胫骨上端受到向后的直接暴力,迫使胫骨后移,导致PCL被拉断

2. 运动中跪地伤:在足球、篮球等运动中,屈膝状态下胫骨前方遭受猛烈撞击,身体重心向后下方坐,引发类似损伤机制

3. 过伸伤:膝关节过度伸直超过正常范围,PCL首当其冲被过度拉紧而撕裂

4. 扭转合并伤:常伴随其他韧带损伤,形成复杂的联合伤

微信图片_2025-10-31_103224_613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第一步:手术入路建立

  • 前外侧入路:髌腱外侧,关节线上方约1cm,作为观察通道

  • 前内侧入路:髌腱内侧,关节线水平,作为主要操作通道

  • 后内侧入路:股骨内髁后方,关节线水平,作为保护与辅助观察通道,用于保护后方结构及清理胫骨止点


第二步:关节镜探查与残端清理

  • 关节镜经前外侧入路进入,全面探查PCL损伤情况,并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结构损伤

  • 通过前内侧及后内侧入路,彻底清理股骨与胫骨止点的韧带残端,特别是胫骨后方的“杀伤区”,为骨道定位创造清晰视野

640 (1)

第三步:胫骨骨道建立

  • 定位:使用PCL胫骨瞄准器,将其关节内臂经前内侧入路置入,尖端精确钩定于PCL胫骨止点中心(胫骨平台后缘下约1-1.5cm处)

  • 钻孔:

  • 沿瞄准器钻入导针关键步骤

  • 在导针即将穿出后方骨皮质时,经后内侧入路置入宽骨撬,严密保护后方血管神经

  • 根据移植物直径(例如8mm),选用相应尺寸的空心钻头,沿导针钻通,建立完整的胫骨骨道

640 (2)


第四步:股骨骨道建立

  • 定位:目标是PCL股骨止点的前外侧束。经前内侧入路,将股骨定位器或瞄准器顶端直接抵在股骨内髁侧壁的解剖中心点(右膝1点半方向,左膝10点半方向)

  • 钻孔:

  • 不同于使用带袢钛板时的细骨道,此处需钻取与移植物直径相匹配的完整骨道(如8mm)

  • 通过定位器钻入导针,采用“Inside-Out”方式从关节内向外穿透

  • 使用与胫骨骨道同尺寸的空心钻头,沿导针钻通,建立一个深度约25-30mm的骨道,用于容纳移植物的股骨端及界面螺钉


第五步:移植物引入

  • 准备:移植物两端均用高强度缝线进行编织,将股骨端的牵引线从股骨骨道的关节内口引入,经骨道从股骨内上髁皮肤口拉出

  • 引入股骨端:持续牵引缝线,将移植物的股骨端完全拉入并埋入股骨骨道内

  • 引入胫骨端:将移植物的胫骨端牵引线,从关节内引入胫骨骨道,并从前内侧皮肤口拉出

640 (3)

第六步:移植物固定

  • 股骨端固定:

  • 在膝关节屈曲约90-110度位,首先拉紧股骨端的牵引线,使移植物紧密贴合于股骨骨道内

  • 经前内侧入路,置入一颗界面螺钉,在关节镜监视下,将其拧入股骨骨道,将移植物牢固地挤压固定在骨道内

  • 胫骨端固定:

  • 保持膝关节屈曲70-90度,对胫骨近端施加向前推力,以纠正胫骨后坠,恢复正常对线

  • 在此状态下拉紧胫骨端的移植物,使其全程张紧

  • 从胫骨骨道前口置入另一颗界面螺钉,将移植物牢固挤压固定在胫骨骨道内


第七步:最终验证

  • 关节镜下再次探查重建韧带的张力与位置,确认无误。进行后抽屉试验,验证膝关节的后向稳定性是否已得到有效纠正。

  • 充分冲洗关节,缝合各切口,手术结束。

微信图片_2025-10-31_103907_792

界面螺钉

规格:6×23mm、  (7/8/9)×28mm


微信图片_2025-10-31_103932_422

鞘套

规格:7×25mm、

(8/9/10)×29.5mm


相约雅加达 | 德康医疗亮相印尼IOA 2025年会 共话骨科创新

2025.11.10

海河之畔 智汇骨科 | 德康骨科学院邀您相约2025COA 共绘骨科创新转化新未来

2025.11.06

启幕在即 | 德康医疗邀您相约2025泰国皇家骨科医师学院年会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