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远端骨折
由于老年群体独特的生物学和功能特点,老年患者的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创伤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这类损伤在老年患者中多由低能量创伤(如站立高度跌倒)引起,其根本原因是潜在的骨质疏松症。此外,患者通常有多种合并症,这些合并症可能因创伤事件而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据统计,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后的一年死亡率约为13.4%,部分研究报告的数据甚至更高。在伤后48小时内进行手术干预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且该效果与基线健康状况无关。
治疗老年患者的股骨远端骨折比年轻患者更为复杂,这与骨折本身的特点和患者身体状况相关。例如,尽管骨折的粉碎程度不一定广泛,但关键问题在于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症,导致骨质较差,骨折通常局限于髁上区域,该部位下方的骨量非常有限,这直接导致螺钉把持困难,加之骨质疏松进一步削弱了螺钉的抗拔出强度。因此,手术治疗需要进行细致规划,包括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复位技术和固定器械,以应对上述问题。
延迟愈合、不愈合、深部感染、内固定失败和畸形愈合是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 。

损伤机制
老年人的股骨远端骨折通常由低能量机制引起,例如站立高度跌倒,导致这些骨折的潜在因素包括:
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骨密度降低使骨骼更脆,即使在很小的外力下也容易骨折
跌倒风险:与年龄相关的平衡、肌肉力量、视力和反应时间损害增加了跌倒风险;环境危害,如湿滑表面或照明不足也可能起作用
合并症:许多老年患者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进一步损害其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增加了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股骨远端骨折分型
股骨远端骨折可根据骨折模式、部位和膝关节受累情况进行分型 ,AO/OTA分型常用于对这些骨折进行分类。在每个类别中,骨折可根据复杂性和移位程度进一步分类,对于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相关的假体周围股骨远端骨折,基于骨折移位和TKA股骨假体完整性的Lewis和Rorabeck分型(1997年)是最常用的分型:
I型:无移位;假体完整
II型:移位;假体完整
III型:移位;假体松动或失效

A型:关节外骨折
不累及关节面

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
累及部分关节面但保持一定的关节匹配性

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关节面完全破坏
股骨远端骨折治疗
在排除任何危及生命的损伤并进行处理后,即可对股骨远端进行具体评估和处理。
对于老年患者,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骨折,或因严重合并症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支具或石膏固定,以便在骨折愈合期间提供有效制动。同时,需要严格注意负重限制,以防止骨折断端发生移位。
然而,保守治疗在老年患者中常导致不良结局,原因是存在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长时间制动的风险,这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压疮等并发症。
物理治疗
一旦骨折充分愈合,即开始物理治疗以恢复活动度、力量和功能。
手术治疗
鉴于到早期活动的对老年患者的益处,手术固定已成为治疗大多数移位或不稳定的股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方案。
1.传统外侧锁定钢板固定
传统上,外侧锁定钢板因其放置方便、可实现钢板定位微创以及用于骨折固定的手术层面安全而被广泛使用。
然而,该技术存在明显局限:锁定钢板的负重性质阻碍了早期负重,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信心和早期活动能力。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单独使用外侧钢板时形成的偏心载荷和内侧支撑不足可能导致膝内翻塌陷,因此,该方式骨不连率可高达19%,而内固定失败率也高达20%。
2.双钢板固定
目前,双钢板固定或钉板联合固定形式已成为大多数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这种固定方式能满足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对稳定性的更高要求,尤其适用于关节内骨折和伴有干骺端粉碎的骨折类型。其额外增加的内侧锁定钢板提升了整体结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提供的抗扭转稳定性远高于单一外侧钢板。

股骨远端外侧接骨板

型号:DCA24
规格:5-13孔
长度:156-316mm